本站介紹
引言
膜翅目(Hymenoptera)蟻科(Formicidae)的昆蟲,即大眾認知的「螞蟻」,長久以來都是非常具有研究潛力的生物。螞蟻是人們最熟知的昆蟲之一,他們體型小,善於適應各類型微棲地,因而無處不在。螞蟻的社會階級分明,蟻后、雄蟻、工蟻以及卵、幼蟲都在群落中扮演不同角色,並能透過合作完成單一個體難以勝任的任務,因而被冠上「超個體(Superorganism)」的名號。近年來,因為昆蟲愛好者飼養螞蟻的風氣盛行,以及多種外來入侵種螞蟻受新聞報導,螞蟻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。在學術研究上,結合昆蟲學(Entomology)與社會生物學(Sociobiology)所延伸出的蟻學(Myrmecology),以及威脅生物多樣性的入侵生物學(Invasion biology)都是備受重視的當代科學議題之一。
在台灣,有至少10亞科270種已知的螞蟻物種,除了部分大型種類及外來種容易辨識以外,多數小型種類鑑定是很困難的,尤其只依靠一般攝影照片難以確認物種,非常仰賴顯微尺度的形態比對。可惜的是,當台灣本土的螞蟻無法被大眾、甚至學者所辨認,我們無法認識每個物種與他們的生態意義時,在地的科學議題便只能限縮在容易辨識的種類上,這對於科學研究的創新發展及生物多樣性的探索都是一大阻力。台灣螞蟻圖誌最初設立於2018年,並直到2024年啟動營運,本站作者便是發想於此,以統整螞蟻分類與生態上的資訊為目標,提供清晰的圖像索引,盡可能呈現出兼具學術專業與自身野外經驗的內容,期望能降低台灣本土螞蟻物種的研究門檻。
本站使用方法
點擊本站索引之文字或圖片,即可進入各亞科索引或螞蟻生態介紹的頁面。如果對於文章內容有疑問或有想討論的議題,歡迎善用頁底的留言功能。本站作者與聯絡資訊請點擊關於本站。
版權聲明
本網站的照片來源,標本照大多取自www.antweb.org,野外生態照則多為本站作者所拍攝,少數有註明為其餘愛好者所拍攝,照片版權歸屬為原拍攝者,文字資訊則歸本站所有,嚴禁複製抄襲或商業利用,教育與研究相關之非營利公開場合歡迎使用本站圖片,但請在每張照片皆明確標註「拍攝者姓名」及「台灣螞蟻圖誌」的來源文章連結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