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190630 澎湖縣西嶼鄉
我想每一位生態人,
在準備出遠門旅遊時,
總會對於旅程抱有大大小小的期望,
這些期望不外乎是見到特殊的物種或是罕見的生態行為,
以我暑假的第一趟遠門-澎湖來說,
台灣本島見不到的齒針蟻就是個最大的目標。
齒針蟻(Odontoponera)是一類分布於南亞至
最大的特徵就是頭楯前緣具有數枚小齒突,
算是辨識難度很低的螞蟻,
這屬在世界已知種類僅兩種:橫紋齒針蟻與小齒齒針蟻。
小齒齒針蟻原為橫紋齒針蟻之同物異名,
近年才被恢復種級地位,
並釐清兩種間的形態差異,
橫紋齒針蟻(O. transversa)的觸角柄節長、前胸背板突起尖銳
小齒齒針蟻(O. denticulata)反之。
![]() |
齒針蟻的主要特徵:頭楯前緣具數個小齒突(紅圈處)。 圖片改自AntWeb |
![]() |
齒針蟻的其他特徵:前胸背板側邊具一對突起、身軀佈滿強烈條狀刻紋、 腹柄節上緣具齒狀突起。 圖片改自AntWeb |
雖然他們外觀與分類地位看起來相近,
也都屬於地表上的優勢掠食者,
卻有著不同的生態棲位,
橫紋齒針蟻偏愛完整的原始森林,
小齒齒針蟻則偏愛干擾較多的環境。
這樣大家應該可以猜猜,
澎湖的齒針蟻是哪種呢?
想想澎湖那乾熱又貧脊的環境,
當然正是小齒齒針蟻了。
老實說我也想不透,
台灣面積比澎湖大,
地貌與植群環境也比較豐富,
齒針蟻怎麼會沒有分布到台灣,
甚至也只分布於澎湖的西嶼地區呢?
我只能猜測各地環境與齒針蟻的分布還有著我們不清楚的關
這次到澎湖四天,
只有第三天才有安排到西嶼,
行前很怕一天的時間並不夠找到他們,
這塊心中大石直至齒針蟻出現的剎那才真正放下。
這些大螞蟻們在步道上數量不算少,
階梯間不時可看到他們黑色的身影在草地間穿梭,
步道盡頭的廢棄碉堡成了他們的大本營,
碉堡旁空地上不起眼的小洞是他們出入的巢口,
一隻隻鼠婦屍體被搬運進去。
實在很慶幸這遊客稀少的小山坡,
形成了一小片齒針蟻們的世外桃源,
不知道當年駐守碉堡的士兵們可曾注意過,
自己腳邊生活著一種十分獨特的螞蟻呢?